关于“传承”的故事:上海设计中心(南馆)

世博B-1 展馆位于上海浦西原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它曾是上钢三厂的一间普通厂房。五年前,由于世博会在上海的举办,这里转换成为世博会上几个城市案例的展示集合体,见证了一段盛世之景。 为了促进城市发展和公共空间更新,由世博发展集团与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委托天华设计团队对世博B-1 展馆进行改造设计。今后,这里将成为“上海设计中心”,除了作为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绿色办公场所和现代化的国际会议场地之外,还将更多地向普通市民开放,为周边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商业体验。面对这样一座似乎利用价值不高的建筑,如何再次改造使其满足时代与城市生活的需求,天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上海设计中心(南馆)

 

上海设计中心(南馆)

 

如何处理“旧”结构与“新”空间的关系?

置换功能空间——旧的骨骼+新的血液

在进行改造设计之初,设计团队对B-1 展馆的结构及外围护进行了检测与评估。原有聚碳酸酯外表皮耐久性差,且已破损严重,需要全部拆除。既有结构历经数次改造已经弱不禁风,改造过程中面临的结构支撑强度、施工工艺等等超乎想象的复杂问题接踵而来。根据新的功能布局要求,设计方案对老厂房的局部结构进行了拆除,并对保留下来的支撑体系进行加固,新旧结构体系完全脱离,形成相对独立的系统。

 

上海设计中心(南馆)

 

上海设计中心(南馆)

 

上海设计中心(南馆)

 

保持原有厂房的空间型制是重置各功能空间必须遵守的前提。虽然建筑内部功能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但在形式上都强化了厂房空间的原始属性,原有4榀桁架的空间逻辑得以延续。建筑师通过不同的空间尺度和深度,再现和升华老建筑的结构美感。

 

上海设计中心(南馆)

 

上海设计中心(南馆)

 

开放流动的绿色办公和创意展览空间,鼓励交流、激发灵感。建筑中央开辟的露天庭院和其中围绕老柱子生长的“生命之树”是所有活动的背景,尊重历史、亲近自然。共享的办公空间,生态的内部环境,在记忆的空间尺度中游走,享受新功能带来的体验,这种心灵的冲击有力而温暖。

 

如何将基地内缺乏公共交流场所的现状改造成为新的为市民开放的公共空间?

重塑公共空间——微型街区

展馆内部的办公、会议、展览、商业等各功能块,通过走道、平台、阶梯、内院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微型街区。各部分功能复合,无论会议、展示、办公、商业亦或是其他,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融入整个场所之中,生活形态与公共空间形态在这里关注与被关注,并且融入城市的图底关系之中。

 

上海设计中心(南馆)

 

上海设计中心(南馆)

 

B-1 展馆只是原城市最佳实践区众多场馆中的一个,在二次改造之初,各个场馆之间相对独立,展馆外部缺少公共交流的场所和公共活动的气氛。建筑师试图消除这些消极的影响因素,把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引入,形成各场馆建筑之间的对话,为人的活动和多样行为体验提供更多的空间可能性。

 

上海设计中心(南馆)

 

上海设计中心(南馆)

 

步入其中的人流,既是观看者又是表演者,在这里逐渐形成一个由建筑、道路、广场、花园构成的微型街区。为了让B-1 馆具备更多的开放性与场所感,体块与体块间的空隙,即建筑内部的“广场”开口,皆与周边环境积极对应,室内外的界限被模糊。

 

如何延续老厂房与旧有建筑的文脉,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单体形象更新——延续文脉+拼贴建筑

在进行改造时,建筑师在老厂房中穿插了数个黑色盒子,作为“前景”与之应,它们装载着这个老建筑的新功能,也似老建筑所发出的新声,从内而外。对于外表面材料的选择,建筑师经过多方比对,几经推敲后选择了代表“背景”的表面粗糙的陶土板与代表“前景”的光滑鲜亮的黑色烤漆玻璃,新表皮的极简表达,清晰明了地呈现出老厂房的屋架形态,抽象隐喻老厂房的“背景”。

 

上海设计中心(南馆)

 

上海设计中心(南馆)

 

历史与当下,传承与新生,是天华在这个项目中所追寻与表达的。对于这个面积并不大却十分复杂的改造项目,天华投入了最优的设计队,建筑、结构、机电、室内、景观等整体配合,从方案推敲至施工图的完成,提供了全程设计服务。天华的专业与执着也获得了两方业主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上海设计中心(南馆)

 

一砖一瓦的铺垫,就是生活一点一滴的实现。

一起一伏的线条,就是时光一寸一毫的累积。

因为了解所以懂得,因为实力所以成就。

天华,助你成为城市的主人。